咨詢熱線:0834-8533784
聯系地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特木里鎮則洛村4組1號
電子郵箱:bjsfny@126.com
布江蜀豐園
布江蜀豐園馬鈴薯霧培室
“這是2020年3月種下的藍莓,6月時就第一次結出了果子;那個大棚試種金太陽杏,看這新冒出的芽口,來年一定能結不少果。”行走在布拖縣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中,來自江油市農業農村局對口幫扶布拖的農藝師熊瑛,正如數家珍般地介紹著園區里不同區域內,自己親手種下的各類蔬果。
在布拖,一個現代化的農業產業園區讓農業生產從“傳統”走向“現代”。
打造農業科技園新模式
布拖縣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是落實江油市、布拖縣兩地黨委政府扶貧攻堅對口協作戰略部署的重點產業項目,由江油農投與布拖農投共同組建的“布拖縣布江蜀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管理。
2018年7月,總投資6700多萬元,占地157畝的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投入使用。
在一期建設中,以選育適宜布拖種植和精深加工的馬鈴薯品種為目標,已建設完成5000平方米智能溫室育種大棚、1400平方米馬鈴薯保鮮儲存庫、1900平方米電商展示交易和技能培訓中心、717平方米馬鈴薯主食文化體驗陽光餐廳、6720平方米普通溫室大棚、100畝露地種植試驗示范區。
當然,布江蜀豐不僅僅局限于種植,還致力發展深加工,提高產業附加值。二期建設正在以馬鈴薯精深加工為主攻方向,建設產品加工區推動園區擴園升級,二期建設內容包括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500畝高原藍莓種植示范基地,投資1000萬元建設360畝川續斷中藥材育苗種植基地;投資500萬元新建布拖縣國家級電子商務平臺交易中心及在全縣設立56個電商交易示范點。
通過2至3年的努力,將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雙引擎”,成為產業合作孵化器、創新發展服務器。
這是布拖縣整合資源引領示范的一個代表性項目。頂層設計加高位推動,布拖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四個突破”可見一斑:
——立足資源稟賦,放大特色優勢,協力在培育馬鈴薯全產業鏈上求突破。布拖縣立足馬鈴薯種植大縣實際,牢牢抓住做大特色現代農業這個“牛鼻子”,按照“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促融合”的思路,共同規劃建設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將推動馬鈴薯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布拖縣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引進示范推廣,產業提檔升級,協力在鄉村振興發展上求突破。從產業園區投入使用以來,已引進桃樹、杏樹、藍莓等多種新品種水果,金絲黃菊、白芍、白術、川續斷等中藥材種苗。
——推廣良種良法,優化產業結構,協力在農旅融合發展上尋求突破。以大力發展“果薯蔬草藥+加工+電商”的一體化現代農業模式,推動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協力布拖實施產業強縣提升工程為目標。充分發揮示范園在培育新型農民經營主體,探索推廣良種良法、創建特色優質品牌、創新產品銷售體系的帶動作用。構建布拖農牧產品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快捷通道和全覆蓋的縣鄉村商貿體系。
——注重扶貧扶技,培養種植技術,協力在貧困群眾穩定增收上求突破。發展現代農業核心是要讓群眾增收。注重扶貧產業與貧困戶利益精準的連接,與貧困戶開展股份合作。貧困戶以土地入股方式,為園區提供原種、生產種繁育所需土地,從而獲得比一般土地出租更可觀更持續更有保障的經濟收益。此外,在園區內解決建卡立檔貧困戶的務工需要,增加貧困戶收入,實現勞動力就近就地轉化。同時,園區還與貧困戶簽訂馬鈴薯原種、生產種借薯還薯訂單合同,提高農戶馬鈴薯種植的比較效益,直接增加農戶收入。
先進技術與先進管理的融合,讓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充分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科技進步助脫貧增收
“我們進行的是馬鈴薯產業關鍵技術為主的技術幫扶,包括馬鈴薯原種的生產、品種的選育,以及病蟲害的防治等指導工作?!庇小巴炼雇酢敝Q的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王西瑤在2020年4月隨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織的專家服務團來到布拖縣,為當地馬鈴薯產業進行相關指導。
布拖縣馬鈴薯種植面積常年達到21萬畝左右,發展馬鈴薯是當地重要的脫貧產業。但馬鈴薯在栽培過程中,會出現產量逐年下降的“退化”情況,嚴重制約了老百姓增收和生產積極性。
“馬鈴薯種薯繁育作為一個高科技工程,如何脫毒培育出更好的種薯,是一個難題。”布拖縣布江蜀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良煜告訴記者,面對當地農業高科技人才匱乏的困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多次組織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科院等農業專家前往指導,給園區提供了科技支撐。
“園區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馬鈴薯產業鏈條,其示范作用將會帶動當地馬鈴薯產業發展,使布拖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能夠得到最基礎的保障?!蓖跷鳜幈硎?。
“我們的目標是選育適宜當地種植和精深加工的馬鈴薯品種,將當地馬鈴薯種植畝產產量提高30%左右?!标惲检险f,近年來,布拖縣聚攏農業高科技人才對農業種植進行技術幫扶,探索出了一條以馬鈴薯種植為主的人才智力扶貧道路。
馬鈴薯露地種植試驗區、無土栽培車間、高品質果蔬溫室大棚……自園區投入運營以來,綜合效益逐步體現。2020年勞務費支出一項達到近300萬元。實現園區帶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當地平均水平20%以上。
人才為園區發展注入動力
在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中,有一位援彝干部在為布拖的脫貧攻堅默默奉獻。
她便是來自江油市農業農村局第二批援彝干部熊瑛,目前掛任布拖縣農業農村局經作站副站長,也是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的一位農藝師。今年10月,熊瑛還被評為2020年涼山州脫貧攻堅奉獻獎。
2018年7月,園區剛剛建設完成,其負責人幾經周折找到熊瑛,請她為園區種植果樹做規劃。在詳細了解布拖的自然氣候條件和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后,熊瑛初步判斷布拖特別適合種植果樹,于是她專程拜訪了四川省農科院園藝所、西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四川農業大學的專家,同他們共同探討布拖果樹產業的發展,形成了布拖特別適合種植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有機水果的共識。
來到布拖縣后,熊瑛迅速深入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沙洛鄉、基只鄉、木爾鄉、火烈鄉、俄里坪鄉等地,在田間地頭詳細查看,在農戶家中仔細詢問,和當地鄉村領導干部一次又一次地座談,反復請教省內農業專家,認真研究市場需求,白天下鄉,晚上查資料,發揮自己的業務特長,提出了因地制宜發展優質水蜜桃、油桃、高山李子、優質杏、高原藍莓和農旅融合發展的產業扶貧規劃,否定了在一些村發展車厘子、柑橘等不適宜果樹品種的規劃,為布拖構建“248+”現代農業產業新體系出謀劃策,讓貧困村在發展產業時少走彎路。
為了準確定位布拖發展高原藍莓產業,她克服了身體不適的困難,馬不停蹄地到西昌、云南、青島等全國重要藍莓基地考察對接,最終促成聯想佳沃公司與布拖縣簽定項目合作協議,目前500畝藍莓基地已具雛形。
熊瑛從省農科院、四川農大、山東威海、成都雙流等地引進桃、李、杏、藍莓等果樹新品種12個,在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拐樂村建立了扶貧產業示范點兩個,面積120畝,對沃土壯根培肥技術、高光效樹形結構培養技術、精準施肥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等新品種和新技術進行試驗示范。
在布拖,從鄉鎮領導到村社干部都知道江油來了個種果樹的專家熊老師,爭先恐后地請她去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無論多遠,山路多么崎嶇,無論嚴寒酷暑,熊瑛總是深入果樹種植的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教當地村民栽樹,施肥,修枝,并把村民拉進“跟熊老師看休閑農業”技術學習群,隨時交流。一些種植大戶、鄉鎮領導、村社干部主動拜她為師,以是熊老師的徒弟為榮。
同時,熊瑛利用“跟熊老師看休閑農業”斗魚直播間、微信公眾號、抖音、微博將過去的“一對一”的服務,變成了“一對多”的服務,通過互聯網讓更多的老百姓不出家門就能看到專家在田間地頭“診病把脈”,解決農業生產當中的實際問題。
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小作坊”到“大企業”,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布拖正沿著布江蜀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開辟的新道路,開啟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征程。(記者 吳斗鵬)